莊重的頭道水儀式、歡快的藏族打阿嘎舞蹈、悠揚的六弦琴聲……生動真實地反映了時代精神和西藏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3月23日晚7時30分,由北京、西藏兩地藝術家聯袂打造,歷經四版復排的話劇《八廓街北院》再次登臺與觀眾見面,全員精湛的演繹贏得了滿堂喝彩。演員謝幕后,觀眾仍然久久不愿離去。
記者 索朗拉珍 攝
區內外藝術家聯袂打造
話劇是不斷打磨的藝術
來自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的吳旭,不僅是一位“訂單式”援藏工作者,也是《八廓街》北院的特邀導演。在西藏自治區藏劇團藏戲藝術中心劇場后臺化妝間,我們見到了正在給演員說戲的吳旭。
“這是一部由北京、西藏兩地藝術家聯袂打造的話劇,開演幾年來,傾注了很多人的心血,就像一個大家看著長大的孩子。從2017年年末首次與觀眾見面,時至今日,這已經是它第四版復排?!眳切窦拥卣f,“你知道,話劇是不斷打磨的藝術,越打磨越精彩?!?/p>
記者 索朗拉珍 攝
這次復排做了哪些改動?吳旭揭秘:改動有四項。首先,精簡了整個劇目的演出時長,從2小時38分縮短至2小時10分;其次,進一步從性格上深挖人物,讓人物形象更加生動、立得??;第三,在服裝上下功夫,增加時代特色更好地為表現劇情而服務;最后,深耕主題,不斷升華“共飲一井水,同為一家人”這一主旨。
記者 索朗拉珍 攝
人物情感復雜
喜怒哀樂都在六弦琴聲中
話劇《八廓街北院》,講述了居住在八廓街北院的各民族居民在幾十年間市井生活中的情感糾葛和命運變化。西藏話劇團副團長仁青頓珠在劇中飾演“其美拉”一角,這個角色貫穿全劇,是一位主線人物。談到自己飾演的“其美拉”時,仁青頓珠沉默了很久,才說出一句“情感太復雜了!”
記者 索朗拉珍 攝
在舞臺上,“其美拉”眼睜睜看著兒子普珠扎卻無法相認,看到兒子調皮搗蛋時恨鐵不成鋼,看到兒子終于從日喀則回到八廓街北院,他高興地泣不成聲……種種戲劇沖突集于一身,“其美拉”是一個情感豐富而復雜的人物?!懊鎸η楦懈叱睍r,我對角色進行了一些設計。我想,這個中年男人應該是內斂的,他把情感都寄托在六弦琴聲中,所以我難過時也彈琴,高興時也彈琴?!比是囝D珠笑著說。
記者 索朗拉珍 攝
一位嬤啦連續觀看四次
大家說這是西藏的《茶館》
話劇《八廊街北院》是國家藝術基金2017年度舞臺藝術資助項目,2019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特工程重點扶持劇目。2020年5月,《八廊街北院》提升版榮獲西藏自治區第七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2021年,該劇入圍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主辦的“慶積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展演”。
記者 索朗拉珍 攝
在采訪中,吳旭談起了援藏這幾年間的感受。一次演出時,他得知一位嬤啦(藏語意為奶奶)連續看了四次《八廓街北院》。四次!觀眾心里是多么喜歡這部話劇呀!一位文藝工作者最高興的事,莫過于自己的作品得到了普通大眾的認可。這件事一直鼓舞著吳旭,他覺得,自己的工作是值得的。
記者 索朗拉珍 攝
眾所周知,老舍先生創作的《茶館》是話劇中的經典之作。3月23日晚上,《八廓街北院》的演出結束后,觀眾們紛紛在微信朋友圈中曬出觀劇感受,有人說,這就是西藏的《茶館》??!雖是一家之詞,卻也真實反映了觀眾們對《八廓街北院》的喜愛。
(快搜西藏記者 趙越)